一、肛门出血病因
1.息肉:大肠息肉占下消出血的16.3%。
2.炎症性肠病:约占下消化道出血的44.8%;慢性结肠炎约占28.8%。
3.肿瘤:小肠肿瘤53%有出血症状,大肠癌约占下消化道出血的11.1%,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大肠癌可高达 38.6%。
4.血管病变:血管畸形约占下消化道出血0.7%,较常见的有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静脉曲张等。
5.肠结构病变:常见的有肠憩室、肠套叠在小儿占16.8%,亦见肠重复畸形、肠气囊肿等。
6.肠寄生虫感染:常见有钩虫、鞭虫、血吸虫、阿米巴肠病等。
7.肛门直肠病:肛管疾病约占11.8%,其它主要有直肠炎、直肠息肉、直肠血管畸形、直肠血管瘤、憩室、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8.全身疾病:常见有白血病、出血性疾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结缔组织病、尿毒症等。
9.其它:如肠道异物(动物骨刺等)损伤、空肠克隆病、肠结核、邻近器官肠瘘等。
二、诊断
1.病史:过去有无便血史(黑便、粘液血便、鲜血便、果酱样便)、其它疾病史(肝病、胃病、肾病、血液病等)、用药史(抗凝血药、抗风湿药、激素等)、手术史、 CI及内镜检查史等。便血伴随症状、病程长短、大便习惯改变及有无贫血消瘦均应认真询查,周密考虑。
2.观察血便性质:下消化道出血多呈暗红色或鲜红色,亦有柏油样便者。横结肠中段以上部位出血多呈暗红色,停留时间较长可呈柏油样;横结肠以下部位出血多为鲜红色,若停留时间较长亦可呈暗红色,内痔可见射血,肛裂多呈滴血,隐窝炎常便带血丝。
3.查体:右下腹压痛是缺血性结肠炎常见体征,回盲部肿块有大肠癌的可能,直肠指检和直肠镜检查对直肠下段和肛管、肛门疾病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4.辅助检查:有腹部X线摄片、钡透、小肠气钡双重造影、直肠镜、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B超、CT等。
目前较为先进的有血管造影,小肠与右侧大肠出血做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诊断符合率为86.3%;左半结肠可做肠系膜下动脉造影,出血量在5毫升/分钟以上者可有阳性发现。放射性核素闪烁摄影用于下消化道出血定位诊断率为30—80%。
三、治疗
除综合治疗外可采用内镜下局部治疗,常用药物有5%孟氏溶液或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溶液喷射或保留灌肠,亦可用凝血酶粉末撒洒或局部注射硬化剂,高频电凝,电频电灼、微波、射频、组织粘合剂、圈套套扎、止血夹、水囊葫芦等进行局部止血。笔者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乙状结肠以下部位出血,常能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选择性动脉栓塞术主要用自身血凝块、改良血凝块、明胶海绵、自身肌肉脂肪碎片等,其疗效目前无一致看法,应慎用。
病因治疗主要针对由于原发病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肿瘤、息肉、肠血管病变、肠结构病变等患者。
温馨提示:东大肛肠医院是一所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大型现代化肛肠专科医院,也是沪上一家肛肠专业医院。医院在广州首推男女分诊制度,避免患者就诊尴尬。
诊疗范围:内痔、外痔、混合痔、便秘、便血、肛裂、肛瘘、肛门瘙痒、肛周脓肿、小儿肛门病、直肠脱垂、肛乳头肥大、肛窦炎、结肠炎、直肠息肉、直肠肿瘤等肛肠疾病。
上一篇:慢性结肠炎病因病理
下一篇:专家介绍如何解决大便干燥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德政中路356号
(地铁农讲所A出口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