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默默无闻的胃肠道恶变,悄然跃居第二大“肿瘤杀手”,尤其是中青年患者,往往确诊已是中晚期,着实令人惋惜。究其原因,平时不注意身体发出的恶变信号,是胃肠道恶变患者近几年激增的主要因素。东大肛肠医院消化科王子社主任指出:不少患者即使发现身体异常,却自行用药处理,掩盖病情,贻误治疗时机,更是不可取。
轻视便血,恶变上身“浑然不觉”
痔疮是一种普遍常见的疾病,其症状多表现为大便带血,这就导致很多人进入一个误区,但凡出现了便血就认为是痔疮发作,不以为然。特别是初次出现便血情况时,会自我下“诊断”,以为患上了痔疮,或者以为是上火,之后间歇性再出现便血时,会买来痔疮药膏涂抹,结果发现,头几次还管用,时间一长,抹了药膏照样还是会出血,反反复复,时有时无。长此以往,有的甚至拖了1年多,症状一直难以完全消退,才意识不对劲,于是就医检查才发现,得的并非是一直认为的“痔疮”,原来是肠道暗藏恶变。
东大肛肠医院王子社主任介绍,在传统的概念里面,认为肠道恶变在中老年人身上容易发病,年轻人往往离恶变很远,但从目前临床上来看,年轻人得胃恶变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且很多人的症状不明显。肠道恶变发现尚早的患者,还可以治疗痊愈,可一旦发现时就已是中晚期,对家庭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肠道恶变隐蔽性强误诊率高
目前有不少患者长期便血,反复当痔疮治,病情仍没好转,便血量加大后才引起警惕。有便血,除了人们传统认识上的痔疮外,肛乳头瘤、肛裂、直肠脱垂、结直肠息肉、结直肠恶变等都会引起便血,而且单从便血的表现症状上,患者很难区分。目前患者肉眼易分辨的就是血色,如出血颜色较为新鲜,呈鲜红色,则表示出血部位靠肛门口较近,病灶多为直肠疾病,如血色深,呈暗红色,则应考虑结肠或胃部问题。
王子社主任说,肠道恶变的误诊率比较高,有些临床常常满足于已发现的良性疾病,未作进一步检查,也缺乏对病人病史的细致了解和全面分析等,误诊率高达六七成,恶变往往被误诊为慢性结肠炎、痔疮、痢疾、粘连性肠梗阻、肠息肉和溃疡性结肠炎等。
自我诊断不可靠应选对检查项目
王子社主任说,传统肛肠镜检查,是业界公认的能清楚探明上消化道疾病的检查方式,但因其检查时需要将仪器从体内深入,让不少患者产生畏惧。相形之下,由东大肛肠医院新引进的国际上流行的胶囊内镜检查方式兼顾了两者的优点且补足弊端。
患者只需口服同普通胶囊大小相似的胶囊内镜,就可由胶囊上自带的摄像仪采集拍摄从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结肠、直肠的内部图像,后自然排出体外。由于胶囊内镜为一次性检查耗材,成本较高,因此少有医院引进该设备,目前我市仅有几家有实力的医院拥有。不少胃肠“老病号”选择此项检查,还因为胶囊内镜解决了以往胃镜检查不到小肠“盲区”的这一难题。所以,有不明原因便血、腹痛、腹胀的患者,可以尝试该项检查。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德政中路356号
(地铁农讲所A出口对面)